
雪寶大概在一歲四五個月的時候,我們常去親子館或是與媽媽們野餐,她非常喜歡和小朋友互動,也很容易出手「摸」一起玩的小朋友,尤其是比她還小的弟弟妹妹們。我用「摸」這個字,其實在大人們的眼裡, 「摸人」就是「打人」!
也因為她這樣子的行為,讓我每次帶她每次出遊,都必須神經兮兮留意雪寶的動向,深怕她快速出手「摸」別人;我要在她快速出手摸對方的時候,趕緊制止她。無論是很堅定認真、有原則地告訴她不可以、以牙還牙的「摸」回去、對她的行為冷處理無反應、甚至有幾次我真的被惹怒後對她大吼大叫,這些事我都做過,卻依舊沒有減少她這個行為的發生。
很幸運的是,同樣是媽媽的朋友們,因為都了解孩子的成長歷程,對於雪寶這樣子的行為,總是在我趕緊制止之後都願意包容,甚至要我放寬心。然而家中長輩說:「雪寶都會打人,不要讓她靠近妹妹!」「妳會打人,你不要過來!」「她媽媽說她是摸人,我才不信!」這些話很真實卻也實在夠傷人。這樣的情況持續了三四個月之久,而我也挫折了這麼久。挫折的是,試過了無數種方法都無效;挫折的是,孩子被畫上愛打人的標籤;挫折的是,我並不是一個及格的媽媽!
夜深人靜的時候,我常反問自己,是不是我哪裡做錯了?是不是我做得不夠好?是不是我根本沒資格當個媽媽?
▌從零開始,誰都有一籮筐的我不會
我回想了一下,從小到大的人生中,自己有什麼「從零開始」的經驗。第一次參加推甄面試、第一次離開家鄉唸書、第一次面試、第一次工作、第一次離職、第一次當女朋友、第一次當太太…
在遇到這些「從零開始」的第一次,什麼都不會的我開始學習、找資料、請教別人,過程中有成功也有失敗、有喜悅也當然會有挫折難過。然後這些都成為了現在的我。我們常說:「過去經歷的一切,都將成為現在的養份」,我想就是這個意思吧!
從零開始,沒有不好,誰都有一籮筐的我、不、會!
▌破關成為及格媽,我是這麼做的。
沒有誰是生來就會什麼事情,從來都是從一張白紙開始,慢慢畫上屬於你的色彩、你的花樣、你的景色。成為媽媽之前,我們的媽媽履歷上是0。我是這樣一步步慢慢走過來,如同身邊許多媽媽們一樣。
從新手媽到現在的及格媽,我是這麼做的:
❶ 無論成果如何,都抱一抱肯定沒有放棄的自己
育兒的路上,我花了不少時間回到「關注自己」這件事情上面,關注自己的心情、情緒、想法等,透過覺察自己、進而與自己對話。因為我堅信唯有照顧好自己,才有「能力」照顧別人。這裡指的能力包括,體力、精神、情緒、情感、話語、還有最重要的是自己的心。
而無論育兒的順利與否,都好好地接受「所有的自己」。無論你做了什麼樣子的決定,必然是愛著孩子的心,也許結果不如己意,但你依舊是你,好好肯定那個沒有放棄,仍堅持站在孩子身旁的那個人。
❷ 放下「完美媽媽」的執念
當媽之後,身邊常會有人告訴你「應該」怎麼做,連自己都會不自覺地開始認為,自己「應該」這麼做!這畫面好熟悉,不就像是懷孕期間常被說「應該」怎麼做才對,也很像是找工作時常被說「應該」要找穩定工作才好。真的做到這些「應該」,你就完美100分了嗎?當然不是!
如果不是,又何必緊抓著這個執念不放呢?放下「追求完美」,鬆開自己的心,才更能看見更多的可能性!
❸ 回到孩子身上,觀察孩子,相信孩子
直到現在,我仍然會用「大人的角度」來解讀他的行為。忘了蹲下來問問他,為什麼這麼做?忘了還在成長中的孩子,就是單純地想探索想這麼做罷了。
在我觀察之後,我明白雪寶是想「摸摸」對方弟弟妹妹的頭,如同我們這樣愛著她摸摸她的頭一樣。即使身邊的人總說她就是愛打人,我仍相信她是個懷抱愛的孩子,她只是還需要點時間學習控制自己。也許你會好奇,雪寶現在還會這樣嗎?在這兩個月來,隨著她的成長,無法控制力道的情況已經減少很多。對哥哥姐姐們好奇時,喜歡跑到對方面前笑笑,對弟弟妹妹喜歡時,會輕輕摸摸對方的頭。
過程中,要全然相信孩子會成長,真的不是件容易的事,有好幾次我差點要出聲提醒雪寶,在我覺知之後馬上忍住在旁邊觀察。但孩子的成長就是如此奇妙,在我們一點一滴灌溉後,終能看到成果。
/
《刻意練習》一書說:所有天才都是練出來的。完美,本來就是個不存在的存在。不完美,才是真實的你,才有真實的美。與其完美無瑕,我現在更喜愛一一破關成長的我自己。這樣子的我才真實,如同你們一樣。
所以啊,即使我們不是生來當媽的料,但透過不斷地學習練習調整,都會讓我們成為心中那個理想中的自己!