部落格

愛自己之前,從懂自己開始​

​這個月有我從去年就開始期待的鼓勵諮詢課程,盼啊盼地終於在今天開始上課囉!​

課程一開始,老師引導我們先說出對課程的期望,希望能夠透過課程學習什麼,對我來說,報名鼓勵諮詢課是希望透過學習鼓勵諮詢的方法及工具運用,幫助自己更深的內省與覺察,唯有透過不斷的覺察與面對,我們才有機會找到與面對更真實的自己,接納自己的不同樣貌,讓自己更加地整合起來,好好地愛自己。​

更進一步,我希望自己成為一個陪伴者,透過工具來協助更多有困擾或迷惑的朋友們,也能夠一起找到不同樣貌的自己,並且更有力量地往前走。​

老師分享,「我們在理解他人前,要先理解自己」,所以我們將會開始以自己為例,開始這趟鼓勵諮詢之路,我很期待。​

​▋如其所是,接納足夠好的你​

第一個活動是透過說出自己記憶中小時候「自卑」的事,例如:我舉下半身胖,也有人分享臉臭、嘴巴不夠甜等,然後再舉出自己做了什麼事來超越這個自卑的感受或狀態而變得「優越」,我自己是選擇不穿短褲短裙長裙露出腿,這樣讓我感到舒適。​

透過這個活動,我開始去回想過去許多自己沒自信、自卑的部份,再一一去想起我是如何因應,讓自己感到舒適一些,而可以繼續生活下去,然後長成現在的我。現在想想小時候的我自己真的很不簡單!​

接納自己已經足夠好,承認自己足夠好,各方面都是足夠好的,無論外在目標如何設定,無論我有沒有達成目標或別人的期望,都不影響我是足夠好的自己!​

而怎麼樣才是「足夠好」的呢?我想這個足夠好的認定在於你自己,取決於你是如何看待你自己,那個足夠好的你自己。

​▋搭上那艘我與我自己的關係之船​

第二個練習是透過「我與我自己的關係之船」,童年的自己成為了主角,而現在的我成為了旁觀者,正所謂旁觀者清,與夥伴做完練習之後,我看見了對自己嚴苛的自己,也看見了那個感到挫敗的自己。​

從這個練習中,我覺察到很多標準其實都來自於我自己,對於當下的情境,我自己決定了「應該」要如何做才對,而那個「理想化的標準」對於童年時的我不容易達成,我挫折我難受。​

再進一步練習回想現在的自己是否還曾有相似的感受,然後記起了職場上遇到的困境,以及自己內在的小劇場,與孩童時的自己似曾相似。​

原來,我還是用童年時的方式在因應這些類似情況或情緒,也許我有將方法升級,但仍是在固有的模式下運作著。​

▋愛自己之前,從懂自己開始​

從第一次跟夥伴練習說鼓勵的話,無論是我被鼓勵支持著,或者我試著去鼓勵對方,心裡都非常感動。​

自己因為被聽懂被支持,童年時的那個困難好像就沒那麼難了;自己嘗試著支持著對方,像是自己也投入到夥伴童年時的挫折無力感之中,對那個童年時的你有心疼也有肯定,更期許能夠透過鼓勵來支持支撐著你。​

我也從每個夥伴的分享回饋中,慢慢回憶起自己童年時的困境,開始走進屬於自己的時光隧道。​

今天的課程就讓我好有收獲,期待接下來後續的課程,更期待未來的鼓勵諮詢服務!​

Facebook
Email
Scroll to Top